“立心以忠信,不欺為主本;行己以端莊,清慎見操執(zhí)?!闭Z出宋代胡安國所著的《與子寅書》,其意為立心要忠厚守信,誠實不欺是本分之事;品行要端正穩(wěn)重,操守要堅持清廉謹慎。這既是古人的修身之道,也是當今黨員干部錘煉品格、永葆本色的重要遵循。
忠信不欺,乃立心修身之根本?!爸摇闭?,竭誠盡心謂之忠;“信”者,言出必行謂之信。《論語·為政》有言: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?!毙艦榱⑸碇荆瑹o信則難以立于天地。宋代司馬光一生恪守誠信,曾自言:“吾無過人者,但平生所為,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?!逼浣髴烟故帯⑿惺鹿饷?,為后世所稱贊。反之,若心術不正、欺瞞詭詐,或可僥幸于一時,終將失心于人民,甚至墜入違紀違法的深淵。對黨員干部而言,忠信既體現(xiàn)為對黨忠誠,也包含待人真誠、處事守信。要常懷敬畏之心,以忠信立德、以誠信立身,始終做到心中有黨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責、心中有戒。
端莊清慎,是為官行己之實踐準則?!岸饲f”指儀容端正、舉止莊重,體現(xiàn)嚴謹之風;“清慎”謂清廉自守、謹慎用權,彰顯堅定操守。東漢楊震以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的“四知”拒金,堅守“暮夜卻金”的廉潔;明代于謙以“清風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閻話短長”自明心志;清代張伯行以“一絲一粒,我之名節(jié)”自警,立檄拒賄。這些都是以端莊清慎約束自身的生動實踐。對掌握公權力的黨員干部而言,端莊,意味著工作嚴謹細致、生活潔身自好;清慎,則要求始終保持清醒頭腦,做到慎獨、慎微、慎初、慎友,在任何考驗面前穩(wěn)得住心神、管得住行為、守得住清白,真正達到“心不動于微利之誘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的境界。
立心與行己,猶如車之雙輪、鳥之兩翼,唯有將內在修養(yǎng)與外在踐行融為一體,方能實現(xiàn)道德之升華與人生之價值。黃文秀研究生畢業(yè)后,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,毅然回到家鄉(xiāng),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、奉獻自我,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忠誠;張桂梅堅守滇西貧困地區(qū)教育事業(yè),創(chuàng)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,幫助貧困山區(qū)女孩改變命運,以無私大愛展現(xiàn)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。他們以生命踐行“知行合一”,詮釋了共產黨人“立心”與“行己”的完美統(tǒng)一。
對共產黨人而言,修身律己是終身課題。黨員干部要牢記“立心以忠信,不欺為主本;行己以端莊,清慎見操執(zhí)”,堅持常修為政之德、常思貪欲之害、常懷律己之心、常棄非分之想,自覺做到知足知恥知止、慎獨慎微慎初,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,以端莊之行樹立良好形象,以清慎之守筑牢廉潔防線。唯有如此,方能做到利益面前不改其心、誘惑面前不移其志、考驗面前不毀其節(jié),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。(費曉英)